2023-12-09 |
医生诊断病毒性肝炎时,首先会问诊、听诊等,看患者是否具有病毒性肝炎的症状;其次会根据血常规检查、肝功能检查、血清免疫学检查、肝穿刺病理检查等实验室检查结果,与胸部X线、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患病及疾病类型和轻重。
肝炎的类型很多,比如脂肪肝、酒精肝、病毒性肝炎等,不同类型的肝炎治疗方法不一样,传染性不一样,预后效果也不一样。相对来说病毒性肝炎的病情要更重一些,治疗的难度也会更大,而且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,一旦确诊需要隔离治疗,那么,医生如何诊断病毒性肝炎的呢?
一、根据症状诊断
要判断是否出现了病毒性肝炎,医生首先会通过问诊、听诊等检查方法,了解患者是否有浑身无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厌油腻、肝区疼痛、黄疸等病毒性肝炎的症状,从而做出初步的判断。
二、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
1.血常规检查
通过血常规检查,也可以对病毒性肝炎做出初步的判断。一般感染病毒出现肝炎时,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稍微偏低,淋巴细胞相对增多;病情严重时,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增多,血小板减少。
2.肝功能检查
病毒入侵肝脏,会导致肝细胞损伤、坏死,肝功能会受到影响。通过胆红素定量试验、血清酶测定、凝血功能检查等,可以判断肝功能是否正常,也可以对是否出现了病毒性肝炎做进一步的诊断。
3.血清免疫学检查
病毒性肝炎的类型很多,可以进行血清免疫学检查,测定甲肝抗体、乙肝五项、丙肝抗体、丁肝抗体、戊肝抗体等,了解病毒性肝炎的类型。
4.肝穿刺病理检查
通过肝穿刺的方法,提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检查,既可以了解肝脏是否出现了病变,还可以了解肝炎的病原、病因、病情的严重程度,对临床诊断、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。
三、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
当出现病毒性肝炎时,肝脏受损,所以会伴随着肝脏肿大症状;如果患病后治疗不及时,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,还可能会出现肝纤维化,甚至肝硬化。进行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检查,可以清楚的了解肝脏的形态、变化,为确诊病毒性肝炎及明确病毒性肝炎病情的轻重提供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