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首页 > 养生知识

心力衰竭是如何分级

2023-12-11 | 人围观

临床上把心力衰竭称之为心衰,是心脏病变的终末阶段,如果不积极治疗,病情进一步加重,死亡的风险非常高。急性心衰分为五级,一级的死亡率是0-5%,二级的死亡率是10%-20%,三级的死亡率是35%-40%,四级的死亡率是85%-95%,五级的死亡率特别高。根据心功能状态,临床上又把心衰分为四级,一级病情最轻,四级病情最严重。具体分析如下:

一、急性心衰根据死亡风险分级

1.一级急性心衰

一级属于急性心衰的最初阶段,并没有心衰症状和体征,但是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,此时病死率比较低,大概在0-5%左右。

2.二级急性心衰

此时已经出现轻度或中度的心衰症状,听诊时会发现小于50%的肺野有肺湿啰音,并且会出现第三心音、奔马律,伴随心动过速、心律失常、静脉压升高等表现,此时的病死率是10%-20%。

3.三级急性心衰

此时心衰问题比较严重,肺湿啰音出现的范围大于肺野的50%,会有急性水肿症状,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达35%-40%。

4.四级急性心衰

此时已经出现了许多并发症,比如心源性休克、肾衰竭等,会伴随着尿量减少、皮肤湿冷、呼吸加速等表现,病死率高达85%-95%。

5.五级急性心衰

急性心衰发展到五级时,常会有心源性休克、急性肺水肿,病死率特别高。

二、根据心功能状态分级

1.一级心衰

心力衰竭处在一级的时候,心功能状态较好,活动不受限制,进行一般活动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心衰症状。

2.二级心衰

此时患者的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,在一般活动下,可能会有疲乏无力、心悸、呼吸困难、心绞痛等症状,休息的时候没有自觉症状。

3.三级心衰

此时病情加重,患者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,稍微活动就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、心悸等不适症状。

4.四级心衰

当心力衰竭发展到四级时,患者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,即使在休息的状态中也会出现心衰症状,进行体力活动症状会加重,甚至会导致猝死。